爱尚小说网 > 闲谈古事 >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七章


  帝喾即位(部落领)后,能够明察秋毫,顺从民意,为老百姓着想,仁威兼施,提升自我,使天下人民信服。可见帝喾也是一位恩惠雨露,兆民诚服的帝王。后来为了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帝喾迁都到亳这个地方。迁都于亳  ,民生上使得人民免于洪水之患。因为这里十分的土地,山区占去四分,丘陵占去四分,剩下的两分是平原。一旦洪水暴,人民可以转移到山上去。政治上便于彻底解决不安分的共工氏余部。共工氏余部的反抗不停息,一直从黄河中上游跑到长江中上游展。建都于亳,便于将军队迅投放到前线战场。击退外敌游牧民族——犬戎之后  ,并没有趁机穷追猛打,为的是将风险最小化。关于犬戎,大家应该并不陌生。《礼记王制》中说:“东曰夷、西曰戎、南曰蛮、北曰狄”。/p>

  犬戎,又叫猃(xian)狁(yǔn),古代活跃于今陕、甘一带,猃、岐之间。到西周末期,长期的农耕和平环境,使得君王荒淫无度,玩物丧志,烽火戏诸侯。君主性格软化,无心富国强兵,结果周幽王被野蛮强悍的犬戎族攻杀,幽王的宠妃褒姒被掳,都城丰、镐(gao)西北被犬戎占领。强盛约三百年的西周覆灭。/p>

  此后,犬戎便成了华夏民族最可怕的敌人,直到唐朝,中原民族还把一切西北游牧民族统称之为“犬戎”和“戎狄”。在唐代宗年间,太常博士柳伉(kang)上疏说:“犬戎犯关度陇,不血刃而入京师……”在唐德宗年间,大臣柳浑对德宗说:“戎狄,豺狼也,非盟誓可结。/p>

  ‘犬戎’之得名,有一些传说可以追溯。但抛开那些人为的编造,应该是该民族的先祖以犬或者狼为图腾,这才应该是真正的原因。在周朝鼎盛时期,周穆王曾经远征西部。获“四白狼、四白鹿以归。”这应该就是俘虏了以白狼白鹿为图腾的部落。说明在华夏民族的周边,以犬或狼这类动物为图腾的兄弟民族是大有人在的。犬戎族为游牧民族,当时的犬并不像现在这样完全脱离狼的状态,那时的白犬如狼一般凶猛,族人的图腾为狼,但家中的犬又是家中的一分子,非常尊敬它,故取名为“犬戎”。至春秋初期,犬戎又成为秦国的强敌。后来犬戎的一支北迁到蒙古草原,成为蒙古草原最早的游牧民族之一。研究中国的游牧民族、游牧精神和游牧民族的图腾,也必须从古匈奴荤粥和犬戎开始。/p>

  提到犬戎,这里就必须说说盘瓠。据《后汉书?南蛮传》、  晋干宝  《搜神记》等书记载,远古帝喾  (  高辛氏  )时,有老妇得耳疾,挑之,得物大如茧。妇人盛于瓠中,覆之以盘,顷化为犬,其文五色,因名  盘瓠  。意思就是说,帝喾的时候,有个老年妇女住在王宫,患耳朵上的疾病已有一段时间了。医生为她挑治,挑出一只硬壳虫,大小如同蚕茧。这老年妇女离开后,医生把它放在瓠瓢中,再用盘子盖住了它,不久这硬壳虫就变成了一条狗,它身上的花纹有五种颜色,医生便把它命名为“盘瓠”,并饲养它。/p>

  在畲族中广泛流传含有与苗、瑶相类的“盘瓠”传说。传说在帝喾时期,帝喾的刘氏皇后夜梦天降娄金狗下界托生,醒来耳内疼痛,旨召名医医出一希奇美秀三寸长的金虫,以玉盘贮养,以瓠叶为盖,一日长一寸,身长一丈二,形似凤凰,取名麟狗,号称盘瓠,身纹锦绣,头有二十四斑黄点。/p>

  相比较而言,我比较相信畲族的传说。因为娄金狗可是天上的星宿。娄宿,属金,为狗。古代汉族神话中的二十八宿之一,为西方第二宿,娄,同“屡”,有聚众的含意,也有牧养众畜以供祭祀的意思,故娄宿多吉。  娄宿之星吉庆多,婚姻祭祀主荣华,开门放水用此日,三年之内主官班。/p>

  既然是天上的星宿,那下凡就应该找个好地方。按照我们常人的思维,找皇后,总比找老妇人要好多了。/p>

  话说娄金狗下凡成为盘瓠后不久,犬戎族的吴将军就率领大军来犯。帝喾手下文臣多,武将少。而犬戎吴将军素来以彪悍著称。又是大军压境,情况危急,帝喾不得已出招贤令。招贤令说,谁如果能击退犬戎,就把三公主(帝喾之女)嫁他为妻。盘瓠知道后,随即星夜兼程前往敌军阵营,乘吴将军酒醉,咬断其头,回国献给帝喾。因为没了领,犬戎不得已退兵。帝喾没想到竟然是盘瓠完成了任务。因他是犬而想要悔婚。三公主听说后认为不应该违背承诺,请求出嫁。于是帝喾同意了女儿的要求,盘瓠与公主结了婚。盘瓠作人语说:“将我放在金钟内,七昼夜可变成人。”盘瓠入钟六天,公主怕他饿死,打开金钟。见他身已成人形,但头未变。为了免于世人的闲言碎语,夫妻过平静的生活,婚后,公主随盘瓠入居深山,以狩猎和山耕为生。生三子一女,长子姓盘,名能,次子姓蓝,名光辉,三子姓雷,名巨佑,女儿嫁给钟智深(亦作“字”)。/p>

  盘瓠神话不仅在《风俗通义》、《搜神记》、《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等诸多古籍中有完整的记载,而且至今在中国南方的苗、瑶、畲等少数民族中广泛流传,且作为始祖或重要的图腾崇拜。《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清《一统志》、《辰州府志》、《泸溪县志》等均记载着盘瓠文化的祥地为湖南泸溪。在瓦乡人聚居区沅水流域的泸溪、沅陵、麻阳至今还流传着盘瓠神话。/p>

  “盘瓠”传说是具有神圣的民族起源的信仰,是畲族、瑶族、苗族等先民的图腾崇拜,有共同的“氏族标记”。他们把“盘瓠”视为始祖和至高无上的尊神,确定了畲族一瑶族一苗族具有紧密的历史联系性。畲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祖先崇拜,而祖图就是是畲族信仰的主要标志之一。/p>

  祖图又称“盘瓠图”。畲族把有关始祖盘瓠的传说画在布上,制成约4o幅连环画式的图像,代代相传,称为“祖图”。畲族民间还有“高皇歌”,记述盘瓠王不平凡的经历,歌颂其英勇杀敌、繁衍子孙的丰功伟绩。畲族每年还定期举行隆重的祭祀,族人共聚祠堂、悬挂祖图,是早期原始社会中图腾崇拜的残迹。/p>

  “盘瓠”传说只是畲族文化的象征之一,它所形成的特色文化跟畲族的风俗习惯及生活方式有着很深刻的联系。/p>

  畲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没有自己的文字,通用汉文。畲族住房多为茅草房和木结构瓦房,一般都有厅堂和左右厢房。/p>

  畲族妇女多穿大襟小袖衫,衣领袖口和右襟多镶花边。畲族妇女的“凤凰装”别具风格,在衣裳、围裙上刺绣各种彩色花边,多是大红、桃红夹着黄色的花纹,镶绣的金丝银线象征着凤凰颈、腰和美丽的羽毛,金色腰带象征着凤凰尾巴,周身叮当作响的银器象征着凤凰的鸣叫。全套“凤凰装”一般作为畲族女子的嫁衣。/p>

  二月二“会亲节”是畲(shē)族传统节日之一。由于族支繁衍,子孙散于浙南、闽东各地,省亲路远,探亲无期,便约定在每年春耕前的农历二月二为“会亲节”,迄今已有2oo多年历史。节日中人们从四面八方云集而来,访亲友、致问候。入夜,约为信号的信炮凌空而起,一队队提灯游村的人贯穿行于各个畲村,山谷里礼炮齐鸣、烟花怒放。/p>

  每年农历三月三是畲族的传统节日,各家照例要蒸乌米饭,用来聚餐、赠友、祭祀祖先。乌米饭的做法是把野生植物乌树叶捣碎煮汁,然后捞出,在汁中放入糯米,这样做出的饭颜色乌黑,数日不馊,用猪油炒热,香软可口。/p>

  在基本稳定了共工后人和犬戎后,帝喾将精力转向内政。帝喾以仁爱治国,生活俭朴;他平常神色庄重静穆,品德崇高如山。他的治国方略是:一要博爱于人,二要让民获利。强调以诚信、仁德使天下治。他广施恩惠、仁爱、讲究信誉。他了解民间的疾苦,对天下人都一律平等。由于他德行崇高,因此深受百姓的爱戴。在他的治理下,社会富足,人民安居乐业。他绝不违背自然规律,又恭敬地祭祀天地鬼神,祈求神灵降福万民。帝喾以前,人们虽有一年四季的概念,但只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从事农艺畜牧没有一个科学的时辰顺序,严重制约了农业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帝喾科学探索天象,物候变化规律,划分四时节令,指导人们按照节令从事农畜活动,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展。使华夏农业出现一次伟大的革命,农耕文明走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p>

  /p>

  //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手机版阅读网址:


  (https://www.23hh.com/book/120/120352/6324342.html)


1秒记住爱尚小说网:www.23hh.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3h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