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闲谈古事 > 第一章

第一章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呢,就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闲来无事,准备跟大家扯扯我们古往今来的事儿。其实,我也不是精通的历史的人。但,就是喜欢这个。我呢,从网上学习,然后稍加整理后再讲给大家听。我不是什么专业人士,水平肯定很低。大家就凑活着听吧。如果对我说的某些地方感兴趣,大家再从网上看吧。/p>

  之所以想起来给大家讲讲这个,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咱是个俗人,也想花钱充裕点。我就寻思着,万一大家喜欢听,而且喜欢听的人多,咱不是也可以多少赚点外快。呵呵——这第二点原因呢,是琢磨着大家都比较忙,基本没什么时间看这些东西。那我就替大家看,大家听听,也许可以多少长点知识。古人有句话叫做,“开卷有益”。我个人也比较认同这个说法。不管是历史人物传记,还是文学名著,只要我们读了,多多少少都会有所收获。备不住什么时候还能用到,黄鼠狼掀门帘,小露一手。关于这点,我先说一个生在我朋友身上的真事。记得前些年我朋友在学校复课班当年级干事。干事这个岗位,听起来跟一级干部似的。其实在朋友学校则不然。干事,干事,专干杂事。查卫生,管纪律,跑腿打杂,就相当于“小钻风”那种角色。话说在距离高考还有半个月的一天,朋友刚巡山回到办公室。屁股还没做稳当呢,朋友年级主任的电话就来了。主任说二楼有人从楼道窗户往下扔纸飞机,让朋友赶紧去看看。上级领导的命令,小钻风不敢怠慢,马上冲过去查探情况。朋友来到二楼之后,因为快要上课了,楼道里一个人都没有了。于是朋友先从楼道的窗户看哪里有纸飞机,以此来大体确定是哪一个班的学生干的。朋友一看,纸飞机的位置大体在最西边的三班和西数第二位置的四班的中间。在朋友的学校,也是大部分学校学生都是面朝西坐,并且是女生在前,男生在后。按照就近原则,学生下课后都会选择距离自己比较近的楼道窗户待着。所以,朋友判断会从这个窗户扔纸飞机的基本上是三班的男生和四班的女生。但做这种事,还是男生的可能性比较大一些。所以朋友先去了三班。走进教室,朋友比较严肃的问道,“刚才是哪位同学从窗户扔飞机着?出来一下。”试想在朋友这个管理比较严格的,有奖惩措施的学校,这种行为可以算作违反纪律,有可能受到惩罚。所以,想让学生主动承认,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实证明,确实不可能,根本就没人搭理朋友。于是朋友又接着说,“是哪位同学扔的,你主动承认,省得耽误大家学习的时间。”结果还是没人吱声,又是白问了。怎么办?主任让找,得找出来。可是没现场抓住,又没人承认。有什么办法。一般来说,还是有一个管用的办法。那就是每人写一个纸条,进行检举。但是眼看就要上课了,没有那么多时间让朋友那样做。再说了,都快高考了,扔纸飞机又不是什么大的错误,也用不着那么兴师动众的。怎么办,总不能告诉主任自己没找到吧?那总不太好啊。怎么办,大家想想还有什么办法把这个同学找出来?/p>

  当时朋友脑子里不知道就怎么那么灵光一闪,来了办法。朋友继续对三班的学生说,“我知道大家压力大,可是往外扔飞机,你们减压了,但却破坏了我们干净的环境。我想不太好吧。咱们都是复课班的同学了,大了,应该懂事了。应该不会干这种事了。大家说是不?”同学们听朋友这么一问,齐声喊道,“是——”等同学们安静下来之后,朋友转严肃为微笑,笑嘻嘻地说,“其实那个同学也知道这么做不对,听我一说,脸都红了。”听朋友这么一说,大家伙都来了精神,都齐刷刷地把目光汇聚到了北行后面的一个男生脸上。小伙子一下暴露,又被全班看,脸当时就跟红布似的了。朋友看着小伙子,笑着说,“去吧,赶紧把飞机捡回来,别耽误上课。”小伙子在大家的笑声中走出了教室。/p>

  在朋友的教师生涯中,个人感觉这是干得比较漂亮的一次。其实我朋友之所以有这种办法,是朋友从蒲松龄先生《聊斋志异》中“刁姓”’这篇文章中得到的灵感。“刁姓”这篇文章的原文是这么说的,“有刁姓者,家无生产,每出卖许负之术——实无术也——数月一归,  则金帛盈豪。共异之。会里人有客于外者,遥见高门内一人,冠华阳中,  言语啁响(啁(zhou)嗻(zhē)),众妇丛绕之。近视,则刁也,因微窥所为。见有问者曰:“吾  等众人中;有一夫人在,能辨之乎?”盖有一贵人妇微服其中,将以  验其术也。里人代为刁窘。刁从容望空横指曰:“此何难辨。/p>

  试观贵人顶上,  自有云气环绕。”众目不觉集视一人,觇其云气。刁乃指其人曰:“此真贵  人!”众惊以为神。里人归,述其诈慧。乃知虽小道,亦必有过人之  才;不然,乌能欺耳目、赚金钱,无本而殖哉”/p>

  翻译过来之后就是说,有一个姓刁的,家里没有产业,经常外出给人相面谋生——实际上他并不懂得相术。每次出去都是好几个月才回来一趟,袋子里总是装满了钱和布帛。众人都感到很奇怪。/p>

  一次,同村的一个人客居在外,远远地望见一家高门内站着一个人,穿戴打扮道貌岸然,嘴里正在滔滔不绝,四周围了许多妇女。村人走近一看,原来是刁某。他便偷偷地躲在一边,看刁某在干什么。只听围观的妇女中有一个人问道:“我们这些人中有一个贵夫人,你能辨认出来吗?”原来这些人中确有一个贵妇人,穿着普通衣服杂在众人中,要以此检验刁某的相术。村人不禁替刁某窘。只见刁某从容地望着天空,用手指一划拉,说:“这有什么难辨的!是贵人的头顶上自然有云气环绕!”众人听了,不觉都向其中一人看去,看她头顶上有没有云气。刁某便指着那个妇人说:“这是真正的贵人!”众人非常惊讶,以为他是神仙。/p>

  村人回来后,述说了刁某那堪称机智的骗术。才知道这种人尽管操业不雅,但也必有过人的才气;不然,怎么能够骗过那么多人,赚取钱财,没本就能赢大利呢?/p>

  其实朋友跟我说,当时自己还真不是先想到的这篇文章,然后有的办法。是后来自己琢磨自己怎么会有这种想法,才想到了根儿在哪。所以说,只要我们读书,就是慢慢在无形之中影响我们。还是那句话,“开卷有益”。/p>

  好啦,说了半天没用的。现在我们进入正题。今天我就先从远古时代说起。话说在很久很久很久以前,宇宙阴阳不分,昼夜全无,只就是那么混沌一片。不知过了多少年,灵气在混沌中汇聚。其中有五阳二阴七股灵气汇聚得最为强大。又不知道过了多少年,随着灵气的汇聚,这五阳二阴可就有了无限的奥妙神通了,成了第一等的大罗金仙了。这五阳二阴都是谁呢?五阳第一位乃是元阳上帝盘古,第二位是玉清元始天尊,第三位是上清灵宝天尊,第四位是太清道德天尊。这二三四位也就是我们道教的尊神三清。其中太清道德天尊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  太上老君。五阳最后一位是昊天金阙无上至尊上帝,又称“玉皇赦罪天尊”、又称“昊天通明宫玉皇大帝”、又称“玄穹高上玉皇大帝”,也就是我们老百姓通常所说的玉皇大帝。五阳个个神通无限,二阴也是道法无穷。二阴分别是太元圣母和女娲娘娘。/p>

  话说这七位金仙中元阳上帝,也就是盘古大帝在沉睡了十万八千年后,终于睁开了眼睛。可是,在他眼前的只是迷迷茫茫的一片,什么都没有。盘古起身,舒展四肢,然后就开始漫无目的的行走在混沌之中。不知过了多久,盘古遇到了太元圣母。阴阳相遇,道之本能驱动,二位金仙结合后生下了一双儿女。这一双儿女中女儿基本上妇孺皆知。那就是西王母。又称金母或金母元君,全称:白玉龟台九灵太真金母元君或白玉龟台九凤太真西王母或太灵九光龟台金母元君,总称:上圣白玉龟台九灵太真无极圣母瑶池大圣西王金母无上清灵元君统御群仙大天尊。后来西王母成为所有女仙和一切阴气的领袖。而盘古大帝的儿子是与西王母相对的东王公。又称木公,东华帝君,扶桑大帝。东王公居于东方,在仙界的地位十分高。东华帝君乃是男仙之王。主掌仙籍,凡男子成仙必要先拜东王公。一般来说只要了道成仙,都要先拜见木公和金母,也就是东王公和西王母。话说这盘古大帝和太元圣母有了一双儿女之后自然是欢喜。可是欢喜过后,盘古大帝心中有了忧愁。整日生活在这混沌世界之中,令盘古大帝心中越来越躁动不安。道之奥妙驱动盘古大帝终于施展神通,开始辟地开天。盘古挥动双臂施展神力。随着他一声大吼,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p>

  天和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用双手撑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天每天升高一丈,盘古也随着长高。这样不知过多少年,天和地逐渐成形了,盘古也累得倒了下去。/p>

  盘古倒下去之后,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风和云;他去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他的四肢,变成了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他的皮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毛化为草木,牙齿和骨头变成了金石,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p>

  盘古死后,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创造世界的圣祖,在南海为他修建了盘古氏之墓,方圆三百余里。传说墓中仙居着盘古氏之魂,如今广西桂林还存有盘古祠,每年都有许多人到庙里去祝祀。/p>

  有关盘古的神话,最早在我国南方少数民族民间广泛流传。苗,瑶向来崇奉盘古,把盘古看作自己的祖先。壮、侗(dong)、仫(mù)佬(1ao)等民族也盛传盘古,特别是当时作为壮族聚居之地的桂林(治所在今柳州市东南),立有盘古氏的庙宇,人们为之“祝祀”。可见盘古在古代壮族人民的心目中也是很受崇奉的形象。/p>

  桂西一带至今还流传着《盘古开天辟地歌》:/p>

  盘古开天地,/p>

  造山坡河流,/p>

  划洲来住人,/p>

  造海来蓄水。/p>

  盘古开天地,/p>

  分山地平原,/p>

  开辟三岔路,/p>

  四处有路通。/p>

  盘古开天地,/p>

  造日月星辰,/p>

  因为有盘古,/p>

  人才得光明④。/p>

  据《三五历纪》(又作《三五历》,为三国时代吴国人徐整所著,内容皆论三皇已来之事,为最早记载盘古开天传说的一部著作,此书已佚,仅部分段落存于后来的类书如《太平御览》、《艺文类聚》之中。)记载:大禹同伯益民治水,在开挖徙骇河时建立殿堂,纪念盘古。中华民国五年盘古毁于天火。主持僧本信信苦形(用两根铁丝穿在脚后跟的筋骨之间,用一条铁链再连在一起,以示自己有罪带镣),徙步去天津斋化。得津沽巨商宁世福等八家施舍,遂于民国八年重修,历时十年。不仅殿堂比以前又小了不少,而且因资金不足,有些工序未能如愿便草草收工。1937年9月18日,几名日军占领盘古殿顶,向百姓开枪,后进驻伪军,建立据点。在1946年秋,青县人民武装攻克盘古据点,盘古整个盘古庙毁于一旦。1987年秋盘古人自成立“盘古庙筹建委员会”。借村民一处,权作“盘古庙堂”。92年重修盘古墓,建了盘古墓碑亭。2oo5年再度粉刷、修整。/p>

  (建国后盘古庙的三大殿被拆除将木材用于了建设县政府剧院。所剩房社成为新成立的盘古人民公社的办公所在地。2oo8年在道路阔宽过程中,所剩房社也被拆除。)/p>

  被毁前的盘古庙,状似北京故宫三大殿,石、砖、木结构,黄色琉璃瓦封顶,金碧辉煌,蔚为壮观,二十里外清晰可见。/p>

  前殿为盘古殿亦称大殿,建在青石砌起的高台上,围以汉白玉栏杆,占地一亩三分,台阶十八级,为十八层地狱之说,殿高三丈六尺,象征三百六十周天,飞檐椽子一百零八根,按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而布,从庙的前后左右四方数,每天才椽(net)二十八根。每根椽头吊铜铃一枚,照工、商、角、征、羽五音而置,有“微风摇铃天动乐”之美誉。殿顶黄瓦有“光洒殿顶地生辉”之称。四条斜脊置彩龙、凤、狮子、河马等动物,形神各有千秋。四角拱斗悬挑,若雏燕临空,似天宫琼阁坠落凡尘,常呈腾反之势。/p>

  殿内,盘古坐像,高一丈零八寸(为盘古万八千岁之说),铁质涂金,额角披叶(项叶十片为天干,腰围十二片为地支)手托日月。龙眉虎目,皂白分明,隆准海口,大耳有轮,望之俨然,细瞻,既传开拓者之神威,又现祥慈之淑气。胸阔能容天地,乳丰润育生灵,可谓形神尽善,妙绝尘寰。/p>

  另据《皇朝通志》载:康熙三十六年为盘古庙立御碑一座。上注:明铁铸涂金盘古像,为弘治年所造历四百七十年,其形外表丝毫无损,内无半点锈迹。/p>

  中殿,亦称接引殿。青砖蓝瓦,古朴庄重。殿内正面供奉:“释迦牟尼”贴金泥塑像,两侧十八罗汉,神形妙趣横生,壁绘玉宇琼阁,若阴若现于云雾之中。佛祖身后立一板墙,断一殿为两宫,后宫塑背南面北股坐莲盆,普渡众生的观音菩萨,代替了炼石补天的女娲,但同为女性,唯增玉女金童。/p>

  后殿,亦称:“三教殿”。青砖灰瓦,古朴典雅。殿内改禹为龙王,增太上老君、老子,孔子居中,左龙王,右孔圣。/p>

  三殿中的配祭安排,融会了宗教文化、民族文化为一体,又反映了原始的纯真。/p>

  三教殿前,合欢树两株,干粗盈围。花期朵朵朱樱映日,新叶如葱,昼展夜合。殿后悬钟古槐枝繁叶茂。三大殿两侧为参天松柏,参差碑林占据。禅房、经房、库房亦在东侧。/p>

  盘古庙群体占地一十八亩,围红墙,高九尺。山门对联:/p>

  (上)开天辟地,位列三才而立已。/p>

  (下)育世长民,出万物以为君。/p>

  山门照壁,高一丈八尺,彩瓷上绘制八仙过海的图画,栩栩如生。/p>

  盘古庙会每年两次,三月初三和九月初九两次举行,(始于三国魏)庙会正期四天延期或十晌或半月不定又有唱戏的、说书的、马戏杂耍等助兴。期间善男信女、寺院僧道、商贾游客车马舟楫云集于此。/p>

  远在魏晋南北朝时代,在有壮族先民居住的海南一带,就有追葬盘古氏之魂的“墓地”;特别是当时作为壮族聚居之地的桂林(治所在今柳州市东南)竞立有盘古氏的庙宇,。人们为之“祝祀”。可见盘古在古代壮族人民的心目中也是很受崇奉的形象。/p>

  /p>

  //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手机版阅读网址:


  (https://www.23hh.com/book/120/120352/6374682.html)


1秒记住爱尚小说网:www.23hh.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3h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