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大新主 > 第25章 钱和粮的重要性

第25章 钱和粮的重要性


  王匡进入灵棚后,朝着棺材内的萧育鞠躬上香后,免不了和自己的大兄四兄打个招呼,大兄王宇经常见面,要说这四兄王临可就不简单了,应是兄弟几个中最阴沉聪明的,见谁都是一副死人脸。

  在兄长的介绍下,王匡终于知道这位孔大人是谁了!

  曾历任光禄大夫,丞相的孔光,不过他此时已经辞官,暂居长安,准备过段时间就回老家,萧家与他关系不菲,所以来看看。

  王匡屁股还没坐热,另一边渐渐出现了不和谐的声音,而且声音很大。

  “这是安汉公府的,我猜应该庶子,刚来长安的准备参加陛下的婚礼。”

  “庶子!”

  “哈哈,原来是庶子,难怪我等不认识。”

  王匡面不改色,对于几人的冷嘲热讽只是淡淡扫了一眼,但就这么忍气吞声可不是他的性格所为。

  先前他已经通过王宇的提示知道那群为首的公子哥叫姚白,他的老爹姚恂目前正是尚书令,目前而言,这姚恂和自己的父亲关系不咋地,与王家的关系自然冷淡甚至有些敌视,否则姚白也不会这样明目张胆的嘲讽。

  一想到后世那段著名对话,王匡计上心来,他向老好人孔光拱了拱手,然后指着萧家院子里瑟瑟发抖的老狗,装作不经意问道:“孔公可知狼与狗的最大区别在哪?”

  孔光眉头一挑,他心里也想不到王匡打的什么主意,下意识的看向院子里的老狗问道:“贤侄有何高见?”

  王匡一开口,顿时吸引了屋子里的大片目光,王宇王临兄弟两人也侧耳过来,和大多数人一样面有不解,至于姚白有点虚,他的右眼皮不断乱跳,随之冷哼一声。

  “尾垂为狼,上竖是狗。”

  上竖是狗?

  尚书是狗?

  这不是在骂尚书?一些不相干的人都下意识远离了王匡,免得惹祸上身。

  “你……”姚白颤抖着手,指着王匡,眼中闪过一丝狠毒。

  转眼原地除了孔光笑眯眯的外,只剩下王宇王临两兄弟。

  “贤侄居然也在开玩笑!刚刚大郎说苛政问题,我们继续……”

  到底是姜老的辣,孔光哈哈一笑,把先前王匡带来的难堪化解的七七八八,房间里的气氛又活跃起来。

  王宇把王匡拉到自己的左手跽坐:“方才宇已经说过,朝廷政策的问题……”

  王宇重复了一遍,明显是说给王匡听得,想让王匡参与进来,果然话的末尾来了一句:“小郎觉得如何?”

  王匡无奈,见孔光也带着咨询的目光,便将心中的一些想法挑重要的说了出来,但与王宇的角度截然不同。

  “朝廷现在面临的问题,除了大兄所言的苛政,还有一个就是日益严重的土地兼并。”

  “大汉自武帝反击匈奴开始,国库虚耗,民生凋敝。青壮年大多战死沙场,户口减半,大部分只能依附于豪强,或者落草为寇成为流民之类。这就导致普通百姓拥有的土地越来越少,虽然昭宣中兴时期的霍公做了努力,但如今,这类问题日趋严重,依然危机国本。”

  “那当如何?”孔光问道,他心里已有了答案,看向王匡时眼睛已经在发光。三年前,他曾出台政策,但被许多权贵反对,最后不了了之。

  “还田于民。”王匡脸不红心不跳的说完,虽然他现在已经是个不小的地主,依然没有做地主的觉悟。

  是个狠人!

  屋内的许多人默默相当。

  “苛政猛于虎,改变政策,而小郎所说的还田于民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故此,朝廷应有责任实行仁政,来制止这种趋势!”

  相比王临的狡猾,大兄是个老实人,很赞成阿弟的想法,王临却继续沉默不语,冷眼旁观。

  屋内一静,而孔光狠狠的拽了一下自己的胡子,沉默不语。

  要坏事,这种问题天下明白人早就看透了,大家都是既得利益者,自然看破不说破,没想到被大兄捅破了这层窗户纸。

  大兄,真勇士也!

  王匡默默的为王宇点了个赞。

  这段时间,他也算是把大汉朝现行的政策了解大半。目前而言,大汉内部的赋税劳役不是一般的重,而且是重入膏肓,权贵们田宅无限,奴婢无数,如今已经是民穷国虚的地步。

  尤其自从去年开始,连续不断的旱灾,蝗灾,瘟疫,让整个国家变得更加动荡不安,流民越来越多,光是长安城外,就专门修建了大量的住所,依然有人源源不断的涌来,带来无数动荡。

  今年上半年阳陵人任横等人发起的那场农民起义,就是法令苛酷,剥削沉重的代价。

  所以说,苛政危机也是目前最紧要的事,至于王匡补充的还田于民则是日后《井田制》的雏形,也是必须面对的问题,但直到此后一千年多的封建王朝也没有解决这个问题。百年前,董仲舒在《汉书·食货志》中就说了这个问题“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在某些方面讲,王匡的方案与父亲称帝后的田制改革不谋而合,但也有本质的不同,比如不是简单的将田地收归国有,而是通过合理的价格购买,但难就难在钱上,大汉国库没钱了……

  若是强买强卖,会进一步的激化阶级矛盾,有压迫就有反抗。这里的反抗不单单是普通百姓,还有豪强,商贾,乃至朝廷大员。王匡可以预见,一场腥风血雨席卷全国,王莽一定会倒台,王家甚至会灭亡,连他王匡甚至也会成为刀下鬼。

  历史上,新朝灭亡时,在攻占的起义军里面,平民百姓占比不到三成,而地主豪强却超过了七成。

  细细一思索新朝未来的一些政策,对比与现在,王匡觉得自己的父亲算是老好人,长安城里家徒四壁的府宅,散财与贫者,节俭度日,发大灾是吃素。甚至长安城里有传言说,安汉公已决定建立仓储制度,做赈灾之用。

  钱啊!

  现在全国上下缺的就是钱和粮食……

  若是自己能想到办法,在这数十年解决这些问题,让父亲前世所犯的错误不再重复,大新会亡吗?还是一个盛世将会重降于世?

  终于有人打破了沉默,确是那姚白阴沉沉的问道:“姚某有一问,刚刚王家大兄说这根源在于朝中,那请问朝廷诸公里谁应担此重责?”

  王匡的嘴巴抽了抽,现在的朝廷可以说是自己老爹一人专政,谁担责任还用说吗?

  子不言父之过,这分明想让大兄骑虎难下,这瘦高个坏得很……

  正当王匡为自己的大兄担心,想要出手解围时,门外却传来一阵骚动。


  (https://www.23hh.com/book/255/255474/1741542.html)


1秒记住爱尚小说网:www.23hh.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3h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