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不甩皇上 > 第31章 七夕种生

第31章 七夕种生


  自上次之后,皇上每月总要来奇宝宫两三次,华妃和他却没再吵过。

  姜顺就疑惑华妃再没提起哥哥的事,姜和却铁嘴银牙不承认,只说是皇上不允。

  姜顺虽气她对哥哥的事不上心,可对奇宝宫的事却不敢有丝毫懈怠。毕竟除了华妃,哥哥也没有别的指望。

  光阴荏苒,转眼已是七月。

  华妃肚子大得走动已是费力,皇上来的次数却越来越少,常常绊在婉仪那里,乐不思蜀。

  七月初七,姜顺令小满挑出刚发好的绿豆芽,用红蓝丝线扎成十余束,捧到华妃面前,要她挑选。

  姜和却连看都懒得看,只不停催着宫人扇风,摆手道:“这种小事就烦你代劳吧。我实在没有半点精神,还是存着力气生孩子用吧。”

  姜顺挑出七束,放在托盘里放好,温声劝道:

  “皇后娘娘一向重视‘种生’,大姐姐又是宫里唯一养下两个孩子的人,最有福气不过的。皇后娘娘一定心心念念盼着你亲自去,我去了只怕要嗔怪你母凭子骄。依我看你还是姑且忍耐一下,哪怕到了长乐宫只坐坐就走呢?”

  姜和半闭着眼摇摇头,没精打采地说:“你以为我是装的吗?哼,等你日后自己生孩子的时候,就明白这苦楚了!我现在实在是没有半点力气,唉,真不明白以前生过两个,也没这么吃力过。”

  姜顺长叹一声,心知这几日闷热难耐,别说她挺着老大一个肚子,就是她好端端的也气闷得不行。

  见她这副样子的确够呛,要真却的只怕还真会动了胎气,只得换了身体面的衣服,代华妃去长乐宫走一遭。

  不想她和小满二人才捌过巷子,远远就见长乐宫门前一条长队蜿蜿蜒蜒直排了出来。

  若是姜和亲自过来,她们自然不用排队,可现在每个排队的都是有品阶的世妇,她小小一个采女,只得乖乖排在队尾。

  只是二人都没想到,这个队尾还真就成了铁打的最后一个!

  中途不知□□来多少人,姜顺又怕给大姐惹事,不想打着华妃的旗号在皇后娘娘的眼皮子底下招摇,只得忍下。

  烈日下的长乐宫,连个遮阴的树都没有。

  姜顺和小满都快被烈日烤化了,才换的新衣服已经被汗渍在身上,皱皱巴巴的不成个样子。

  直等到日头偏西,她们俩才终于步入长乐宫大殿内,顿时一股阴凉把她们包围。

  姜顺猛得打了个激灵,随着一个喷嚏,脑子里突然闪出几个名字:小红、丁宝林、平姑姑……

  一股寒意袭来,她偷偷长吁了一口气,打起精神备战王皇后。

  王皇后仍是一贯的和颜悦色,见到姜顺行礼,摇头叹道:

  “好了,好了,快起来吧!怪可怜见的,看你都晒成什么样儿了?唉,你就是太规矩,不知道变通!”

  说罢望向身旁的四个宫女,板起脸来训道:“你们一个个的都没长眼睛吗?就这么让姜采女排在队尾!哼,告诉你们,她与我可沾亲,日后若有谁再慢待她,我可是不依的!”

  宫人齐声回说不敢,姜顺也马上躬身施礼,口称不敢高攀。

  “种生”献上后,王皇后看也没看,就让宫女摆在了身后的条案上,关心了几句姜和的身体。

  王皇后状似无意地聊道:“可惜你姐姐身子重,不然过几天崔家二姑娘进宫,倒该一起聚聚的,说来也都算自家亲戚呢。”

  姜顺闻言一振,崔家二妹妹?!

  难道舅家的表妹们回京了,这么说难道舅父母也回来了?

  “怎么,这么大的事你竟不知道?咦,前阵子你家不是才有人进过宫吗?哦……”

  王皇后突然似有所悟地笑笑,不再继续说下去。

  姜顺被她笑得满面羞红,心中暗恨马氏不贤。要不是因为她,姜家也不会与舅家处得如此生分,连人家回京的事都不知道。

  无奈,她只得厚着脸皮,向王皇后询问舅家的近况。

  原来金陵正闹时症,舅舅崔怀远不幸染病,好在已得了名医诊治,只是一时还不宜远途奔波,不能回京。

  加上朝廷补职的文书也迟迟未到,便遣舅母带着一众儿女先行回来。

  这三年来,不止两位表兄仕途受了阻滞,几位表妹的婚事也因此耽搁了。

  尤其二表妹,她自小便订与漕运总督宋凯的长子,再不抓紧行礼,眼见就要奔十九岁上去了。

  姜顺听了心头一喜,既然一家子人都搬了回来,舅舅也没有不回来的道理,不过再将养几个月罢了。

  一旦舅舅回了京,哥哥的事便有了新转机!

  王皇后笑道:“你可不知道,崔家二姑娘人还在路上,长公主就不知道往我这儿跑了多少趟,询问婚礼的事情。她只有这一个嫡子,偏生又赶上崔家这场白事,嗨,要不早就抱上孙子了!”

  姜顺这才恍然王皇后为什么对崔氏如此上心,二表妹的公公宋凯,不止是驸马爷,当年还曾救过先皇的性命。

  此外,宋凯更与今上交情莫逆,在皇上没登基前就是众所周知的九王党。

  在闺中时,姜顺也曾好奇舅舅好端端的,为什么非把女儿嫁给一介武夫?

  想隆昌国这些年四海太平,武将的地位已大不如前,入宫这两年眼界渐渐放宽,才体会到这桩婚事的考量。

  少时,宫女回禀午膳已经准备妥当,姜顺正要请辞,却被王皇后盛邀一起用膳。

  姜顺也想借机多打听些外边的消息,便客随主便了。

  席间无话,直到用过餐,王皇后才打开话匣子,和姜顺闲聊各家近况。

  姜顺虽不是世家出身,自小也随着表姐没少参加宴请,对世家圈子并不陌生,二人相谈甚欢。

  谈了许久,王皇后忽然话题一转,向她道:

  “你这么殷切盼着大冢宰回来,是为着你长兄的事吧?唉,那件事我也听说了,只是说句不中听的话,他既犯下人命官司,能保住性命已经是天恩浩荡,你就不要枉费气力了。”

  姜顺脸色徒然一变,激动地说:“娘娘这是从哪里听的谣言?家兄人品端方,宽仁大度,于学问上力学笃行,于公事上奉公守法,哪里来的人命官司?”

  王皇后挑眉冷笑道:“你家兄长既如此贤达,又为何会被发配到南瘴不毛之地?”

  姜顺气得嘴唇直打哆嗦,磕磕巴巴地说:

  “家兄从未犯过,乃是代弟受刑!我隆昌国又不是没有王法的所在,他若真身负人命,岂有不偿命的道理?我父不过区区六品,难道能只手遮天?实是……实是我哥哥友弟之情,感动了量刑的官员,这才法外开恩,改判发配的。娘娘这谣言到底从哪里听来的?我……我那苦命的兄长,竟被人如此编排!”

  王皇后长叹一声,不发一语,只端起茶几上的盖碗,不住拨弄茶叶。

  大殿内寂静无声,突然有人嗤笑一声,十分刺耳。

  姜顺愤怒地望过去,却是王皇后的一等宫女柔儿。

  柔儿一脸鄙夷地说道:“娘娘常赞姜采女知书识礼,却原来不过是个书呆子罢了!这事儿还不是秃子脑袋上的虱子,明摆着的?这后宫中除了华妃,还有谁会说这个?”

  姜顺直愣愣地盯着柔儿,止不住浑身颤抖。她心里其实已经明白过来,只是不敢相信。

  一行浊泪奔涌而出,姜顺用手背抹了一把,猛然起身告退,不等皇后答话就匆匆去了。

  王皇后看着她飞也似逃离的背景,抿唇一笑,瞪了柔儿一眼,骂道:

  “你说得也太直白了些,她是聪明人,过后怕要多心的!”

  柔儿不解道:“奴婢不明白,娘娘到底看中了她什么?这傻子被华妃玩得一愣一愣的,论智谋、论手段,样样儿都数不上,除了会弹几支曲子,还有什么用?娘娘何必在她身上用心?”

  王皇后扯了下嘴角,慢慢吮了一口茶水,摇头叹道:

  “今儿还真累!唉,要不是有这个小插曲,我还真忍不了这么久。呵,教你个乖,姜采女这就叫深藏不露,懂吗?”

  “奴才不懂。”柔儿迷茫地摇了摇头,双手寻到皇后的肩膀上,有板有眼地揉捏起来。

  王皇后舒服地呻.吟几声,笑道:“你的手艺又长进了!嗯……华妃这手艺还真是好,嗯……难怪皇上离不得她。”

  柔儿轻蔑地一哼:“这都是奴才的招数,自古哪儿有主子干这个的道理?这样的人居然也能封妃,真是让人笑掉大牙!娘娘就是太大度了,这种狐媚子也容得下来!”

  王皇后半闭着眼,享受着灵巧的手指在肩头来回游走,良久才悠悠道:

  “你懂什么?华妃这样的,有多少也翻不出天去,只要给她些好处,就乐得屁颠屁颠的,连北都不认得了。可怕的倒是她妹妹这样的,成日介韬光养晦,好像无害的小白兔,可要是有人犯了她的利益……呵!”

  柔儿手里没闲着,顺口说道:“既然她这么坏,就把她扔在冷宫,自生自灭不就好了?哦,我明白了!娘娘这是要让她们姐妹窝里反,呵呵,咱们好看大戏,对不对?”

  王皇后摇头笑了几下,却不再做声,闭目养神。

  柔儿渐渐放轻了手劲儿,浅浅的揉捏着。

  她和华妃学按摩的日子虽不长,可服侍自家主子可有年头了。

  皇后此时眼已闭上,可眼珠子却在眼皮下边不停的转动着,一看就知道她又在想心事了,自然不敢惊扰。


  (https://www.23hh.com/book/58/58229/3284709.html)


1秒记住爱尚小说网:www.23hh.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3h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