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闲谈古事 > 第十九章

第十九章


  轩辕黄帝战蚩尤,是中国传说时代极其重要的事件。黄帝胜利之后,一统中原地区,成为华夏正统。因此汉文史籍特别是长居主流的儒家典籍对蚩尤多有恶评,许多的地方未必公允。后来,蚩尤逐渐恶俗化,成为具有“铜头铁额”、“八肱八趾”、“人身牛蹄,四目六手”并“食沙石子”的形象。/p>

  而关于蚩尤大帝的埋葬处,《皇览?冢墓记》里说:“蚩尤冢,在东平郡寿张县阚乡城中(现今山东阳谷县十五里园镇),高七丈,民常十月祀之。有赤气出如匹绛帛,民名为蚩尤旗。肩脾冢,在山阳巨野县重聚,大小与阚冢等。传言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黄帝杀之,身体异处,故别葬之;又传言黄帝杀之实一蚩尤部将(山东人),在蚩尤重伤陷绝境处(柳树庄附近立马关)舍身换穿蚩尤衣,为主撞山崖自杀。追兵至,辨衣着为蚩尤。真蚩尤葬于涿鹿矾山镇。”/p>

  《封禅书》记齐祀八神,“三曰兵主,祀蚩尤”。蚩尤遂终以战神形象,载入史册。/p>

  在长期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中国社会中,一向强调“正统”观念,史家又多有“成王败寇”的传统。黄帝战蚩尤逐渐被描述为正义与邪恶的战争,其中以《史记?五帝本纪》为代表,流传甚广。蚩尤被妖魔化始于孔子的儒家思想。/p>

  在非儒家文献如《逸周书》、《山海经》中对蚩尤与黄帝交战的描述则相对客观。在道家经典《庄子》中,更借盗跖之口,对蚩尤多有同情,而谴责黄帝。/p>

  蚩尤大帝是东方的部落联盟领,蚩尤大帝与九黎族、三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p>

  蚩尤乃九黎领,记载颇多,偶有争议。蚩尤代表的九黎族与另一部落集团三苗的关系,根据《尚书》与《国语》等多种古籍及其传、注记载,三苗出自九黎,而为九黎之后。九黎战败,族人流散,演变为三苗。《六韬》说:“尧伐有苗于丹水之浦”,《吕氏春秋?召类》则说为“尧战丹水以服南蛮”。有学者认为古书中的三苗本在北方,与后世的南方少数民族无关。近代有大量学者如王桐龄、梁启、闻一多、胡适等认为,现代的苗族就是三苗的后裔,但章太炎、吕思勉等少量学者与此看法不同,认为现代的苗族与三苗无关。/p>

  蚩尤与东夷/p>

  今人常称蚩尤是东夷的领。其实“东夷”是商、周时代“华夷五方”格局形成后的称呼,时代较蚩尤晚得多,或曰东夷乃蚩尤之后,更为恰当。/p>

  后世子孙/p>

  蚩尤败于黄帝,族人四散。后世可能与之相关的民族有汉族、苗族、瑶族、羌族等。/p>

  汉族:蚩尤败后,大部分人融于炎、黄集团,从而成为部分华夏族的祖先来源,以至当今汉族的先民。一些汉族姓氏可能和蚩尤有关,如邹、屠、黎、蚩等。/p>

  苗族:根据大量的苗族史诗、歌谣、传说,蚩尤是苗族的祖先,具有非常崇高的地位。民国以来学者提出,苗族先民在上古时代本来居住在黄河流域,由于被黄帝部落(华夏族)所败,被迫迁徙至今天的贵州和湘西、鄂西南等地区。/p>

  羌族:根据《后汉书?西羌传》,蚩尤部分族人向西迁徙,若承认蚩尤与三苗的关系,蚩尤也可能是羌族的先祖。/p>

  蚩尤大帝在后世的地位,在汉族地区蚩尤大帝虽然在儒家典籍中形象负面,但神话传说一直有崇拜蚩尤大帝的传统,华北地区的河北、山西一带有相关的崇拜活动。如南朝任昉的《述异志》记载冀州(今河北)有乐名《蚩尤戏》,民人头戴牛角而相抵;在太原的村落中人们祭蚩尤神。秦始皇亲祭蚩尤,为八神之一的战神,后世帝王、武将出征之前常祭拜蚩尤以求庇佑。/p>

  传说蚩尤大帝战败,身异处,其墓即“蚩尤冢”也有多处,亦有民祭祀。山东省巨野县还在2oo1年斥资重建蚩尤墓并修建了“蚩尤广场”。/p>

  根据蚩尤为黄帝六相,管天时,故成为某种星相名称,称为“蚩尤旗”。根据《吕氏春秋》《史记》《隋书》等文献的描述,蚩尤旗应指某种彗星,是战伐的征兆。/p>

  在苗族地区,长期以来以蚩尤为祖。苗族川黔滇方言区,流传有“格蚩爷老”的传说。“格蚩爷老”又译“格蚩尤老”(苗语滇东北次方言:gid  chib  yeu1  Lao1),“格蚩”,意为爷爷、老人,“爷老”是英雄之意,是否就是蚩尤,尚有争论。黔东南、广西融水等地苗族,每六年或十三年举行一次大型祭祖仪式“吃鼓藏”时,也要先祭始祖“姜尤”。黔南还有苗族史诗《榜蚩尤》在民间传唱,歌唱“第一位祖先”香尤公的故事。/p>

  云南马关、武定苗族有“跳月”或“踩花山”的风俗,传说此风俗与蚩尤关系密切。当时蚩尤率领苗民抵抗黄帝东进,失败之后退入深山。为召集四方苗人,蚩尤在山上树起树杆,系上腰带,令男女年围绕花杆歌舞,吹奏芦笙。热闹的聚会吸引了众多苗人,并重振旗鼓,重新投入战斗。此俗后成为定期的歌舞盛会,成为苗族传统节日。/p>

  苗族还有崇拜枫木的民俗,甚至以枫木为图腾。此俗也可能与蚩尤有关。苗族史诗中的《枫木歌》更把苗族乃至人类都说成是从枫木中产生的。/p>

  蚩尤见之正史,载于《史记?五帝本纪》黄帝纪。因其有与黄帝争战失败的经历而闻名。/p>

  由于原始社会阶段,没有文字记载,所以自春秋战国以来以致如今,中国的历史典籍,都只是根据历史传说追溯到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父系氏族公社阶段的黄帝时期。在我国历来的官方正统史中,一直把黄帝,炎帝作为中华民族的始祖,始君。/p>

  在原始社会末期,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和黄河下游一带,远古的时候就生活着很多原始人类;他们经过世世代代的生息繁衍,通过艰苦的劳动,在距今五千多年前,逐渐形成了部落联盟。这个部落联盟叫做“九黎”,以蚩尤为领。《国语?梦语》注中说:“九黎,蚩尤之徒也”。《书吕刑释文》、《吕氏春秋?荡兵》、《战国策?秦》高诱注,都说蚩尤是九黎之君。他们借助优越的地理条件,不断地辛勤开拓,使生产力不断提高,社会经济不断展,一跃而成为雄踞东方的强大部落,并且最早进入中原。/p>

  九黎战败以后,其势大衰,但他们还据有黄河下游和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广阔地区。到尧、舜、禹时期,他们又形成了新的部落联盟。这就是史书上说的“三苗”,又称为“有苗”或“苗民”,三苗这种部落群体的展,最后形成了部落酋长国。三苗与后来荆蛮是否有关系,已经无从考证,它们的地点并不对应,虽然都在长江流域,但荆蛮的地点大致在长江上游的汉水流域,而三苗的地点,无严格考证,如果根据吴起的话,大致在长江中下游的湖南、江西两省交界的洞庭湖和鄱阳湖之间的狭窄区域,在时间上更不对应,相隔了一千多年。/p>

  三苗与后来的苗族,更不存在对应关系,“苗族”这个称呼是宋代才有的,与三苗时代隔了三千多年,而且苗并非苗族的自称,是宋人对南方少数民族的通称。/p>

  从考古来看,如果三苗确实存在,应该与屈家岭、石家河文化有关,但这两种文化都具有强烈的藏缅民族特色,以虎为图腾,而苗族文化无法找到与之有明确对应关系的证明。/p>

  可见三苗、荆蛮、苗族,并不存在任何对应关系,它们是不同时代的三个不同族群。/p>

  但是九黎和三苗还是有一定关系,《周书?吕刑》的“蚩尤对苗民制以刑”,《国语?郑注》的“有苗复九黎之德”,三苗,九黎之后也”,等记载,就已经显出“九黎”和“三苗”的亲缘关系。《礼记?衣疏?引甫刑?郑注》说,“有苗、九黎之后……居于西裔者三苗”等语,也直接指出“三苗”是九黎的后裔。宋代以后,一些人将苗族和三苗联系起来,例如:“苗人,古三苗之裔也”;“苗者,三苗之裔”;“考红苗蟠据楚、蜀、黔三省之界,即古三苗遗种也”。但是这些书大都是一些游记、县志之类,不具权威。/p>

  《后汉书?西羌传》说:“西羌之本出自三苗,羌姓之别也。其国近南岳。及舜流四凶,徙之三危,河关之西羌地是也。”这就是说,羌族是出自三苗,是三苗的后裔是姜姓的别支。据史料记载,姜姓就是西北一带原来的姜族,后来称为羌,以后逐渐南迁和西迁。所以,北至今天的青海,西至今天的西藏,南至今天的四川、贵州、云南,都有羌族人民居住。羌族西迁到西藏的人自称为“乌斯藏”,乌斯就是乌氏,藏就是羌,乌斯藏就是乌氏羌的统称。他们又称为“西藏”,实际上西藏就是西羌。这就可以证明,今天的藏族,也是羌族和乌族相互融合而成的。其中也有苗族。羌族向南迁的,到四川的与当地的表族融合叫青羌,一部分羌族向南迁的,到四川的与当地的青族融合后叫青羌,一部分再由四川迁到贵州、云南。如今贵州西部的羌族,他们的公开族号为羌,而族人间仍自称为苗。云南的羌族,其来源与贵州西部的羌族大致相同,公开的族号为羌,族人间仍自称为苗。由此可见,羌族也是九黎、三苗的后裔,作为九黎之君的蚩尤亦当是羌族的先祖。/p>

  根据史书记载和历史传说,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三个伟大历史人物当是黄帝、炎帝、蚩尤。而且,可以说黄帝、炎帝、蚩尤是中国人民长期怀念的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三个伟大的历史人物。关于中国人民怀念黄帝、炎帝的情况,已有许多论、著的文章作了阐述,而对中国人民怀念蚩尤的情况则论述得很少。因此,我们在这里着重谈谈中国人民长期怀念蚩尤的情况。/p>

  先,在蚩尤死后,黄帝及其后代帝王都把蚩尤奉为“兵主”,视为“战神”来崇敬和缅怀。《路史?后纪四?蚩尤传》说“后世圣人著其‘像于尊彝,以为贪戎’。”‘罗萍注云:“蚩尤天符之神,状类不常,三代彝器,多著蚩尤之像,为贪虐者之戎”。《龙鱼河图》说:“灵尤没后,天下复扰乱不宁。黄帝遂画蚩尤形象以威天下。天下咸谓蚩尤不死,八方万邦皆为殄状。”由此可见,蚩尤在九黎部落联盟战略被擒杀而死以后,黄帝及其族人们就将蚩尤的形象用来威吓天下八方,从而将蚩尤变成了自己的保护神,并对蚩尤加以崇敬和缅怀。/p>

  其次,近代以来苗族人民较普遍地将蚩尤视为自己的先祖,长期地怀念和祭祀。湘西、黔东北的苗族祭祀时,须杀猪供奉“剖尤”,并传说“剖尤”是远古时代一位勇敢善战的领袖。“剖”,按湘西苗语意为公公,“尤”是名字,“剖尤”就是“尤公”之意。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的苗族人民有祭“枫神”为病人驱除“鬼疫”的习俗,装扮“枫神”的人打扮得十分威武;这位令人敬畏的“枫神”就是蚩尤的化身,这与《山海经?大荒南经》所记载的“蚩尤所弃其桎梏进为枫木”的传说有关。黔东南的《苗族古歌》中有一叫《枫木歌》,歌中唱词的含义也是把蚩作为苗族的始祖来看待和怀念。川南、黔西北一带还有“蚩尤庙”,受到苗族人民的供奉。/p>

  有相当一部分人程度不同地长期怀念着蚩尤。民间传说,一直在说蚩尤是一位长期受人怀念的历史人物。《苏氏演义》说:“冀州人把蚩尤称为神,民间人常作戏;齐魏之间,太原村落中祭蚩尤神;汉武帝时,太原人还为蚩尤立祠。如今,河北省涿鹿县仍有蚩尤墓、蚩尤碑、蚩尤祠、蚩尤庙等,深受当地人民的怀念和祭祀。/p>

  /p>

  //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手机版阅读网址:


  (https://www.23hh.com/book/120/120352/6155159.html)


1秒记住爱尚小说网:www.23hh.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3h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