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闲谈古事 > 第十章

第十章


  因为怕画在地上的花纹消失,于是羲皇又将花纹刻画在了一块石板上。羲皇拿着石板,琢磨上面的花纹,怎么也解不开其中的奥妙。这天羲皇坐在白龟池边思考,忽听池水哗哗作响,定睛一看,白龟从水底游到他面前,两眼亮晶晶地看着羲皇,接着向他点了三下头,脑袋往肚里一缩,卧在水边不动了。羲皇面对白龟聚精会神地观察起来。渐渐地,他现白龟盖上的花纹中间五块,周围八块,外圈儿十二块,最外圈儿二十四块,顿时心里亮堂了,悟出了天地万物的变化规律惟一阴一阳而已。羲皇于是将灵龟和龙马身上的图案结合在一起,进而画出了八种不同图案,即为八卦图。  /p>

  八卦是中国文化的基本哲学概念,八卦的概括就是“为人处事,逢凶化吉”八个字,是古代的阴阳学说,所谓八卦就是八个卦相,八卦其实是最早的文字,是文字符号。八卦代表易学文化,渗透在东亚文化的各个领域八卦就像八只无限无形的大口袋,把宇宙中万事万物都装进去了,八卦互相搭配又变成六十四卦,用来象征各种自然现象和人事现象,基于当今社会人事物繁多。八卦在中医里指围绕掌心周围八个部位的总称。/p>

  因为八卦比较复杂,所以能够参悟一二的人都不多。所以,直到商周,以及春秋战国时期,人们还是习惯用龟卜的方法。不过,有时候不用龟甲,而用牛的肩胛骨。/p>

  羲皇是我国古代社会杰出的部落领。羲皇在位一百一十一年后,离开了人世。羲皇死后成为东方的天帝,东方五行属木,季节为春,颜色为青色,所以羲皇世称青帝。羲皇死后葬于今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p>

  今淮阳县有太昊陵。因为羲皇又叫太昊,所以太昊陵就是羲皇的陵墓。太昊陵包括太昊伏羲氏陵和为祭祀地而修建的陵庙,是中国著名的三陵——太昊陵,黄帝陵、大禹陵之一。太昊陵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p>

  河南淮阳太昊陵/p>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太昊陵占地875亩,规模宏大,始建于春秋,增制于唐代。2oo8年,因过八十二万人次赴太昊陵庙会祭拜,创下了上海大世界基尼斯“单日参与人数最多的庙会”的世界纪录。/p>

  又,甘肃天水市有伏羲庙。伏羲庙,原名太昊宫,俗称人宗庙,是国家aaaa级景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天水市区西关伏羲路,始建于明代成化年间,后经九次重修,形成古建筑群  。占地面积13ooo平方米,现存面积66oo多平方米。/p>

  自1988年开始,每逢龙诞日(农历五月十三日),都在天水伏羲庙举办“天水伏羲文化节”,举行祭祀、朝拜仪式,祭祖活动。月,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拟于天水伏羲庙中轴线以北建设人文始祖伏羲祭祀广场,并建99米高大型伏羲塑像。/p>

  另外,据《史记》记载:宓妃,她是伏羲氏的女儿,淹死在洛水中,成了洛神。/p>

  四氏中,我们已经说了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三位圣人。现在就还剩四氏最后一位同时也是三皇最后一位的农皇神农氏了。/p>

  话说在今天我国陕西省宝鸡市常羊山蒙峪沟之中生活着一个部族。这个部族以狩猎为生。话说在今天的农历四月二十六这一天,在这个部族居住的一个山洞之中,神农氏,也叫烈山氏,也就是农皇诞生了。圣人降生,必然有祥瑞之像伴随。农皇这样的大人物当然也不例外。话说农皇刚刚呱呱坠地,山洞周围突然涌现了九眼井,这九眼井里的水彼此相连,若取其中一眼之水,其它八眼皆会波动起来。除了这些,农皇也长相奇特。农皇身体是透明的,五脏六腑清晰可见,头上长有两只角,牛头人身。因为前世有羲皇长有蛇的身体。所以这次农皇以这样的形态降临在人间,大家就不再认为是怪物了,而都说这是天神下凡,九眼井就是农皇带来的。/p>

  前面的羲皇姓风名伏羲。我们的农皇姓姜。由于此地有一条河叫做姜水,所以这个部族是以姜为姓氏的。那么我们的农皇自然也就姓姜了。有人说农皇姓姜,名石年。不过,很多人都不认同。由于年代久远,加之古人是避讳直接称呼别人名字的。所以,农皇到底叫什么,现在还没有定论。关于农皇的身世,有这么一种说法。说在古代有一个叫有熊国的部落,位置大约在今天啊河南省的新郑附近。这个部落的领叫做少典。少典娶了有乔氏的两个女儿作妃子,正妃叫任姒,名女登,姒姓,任氏。次妃叫附宝。有一天,长妃女登在华亭游玩,忽然有一神龙来伴。女登因此怀孕,生了炎帝,取名榆罔。传说他生下来三天能言,五天能走,七天就长全了牙齿,五岁便学会了许多种庄稼的知识。但是,因为他相貌长得很丑,“牛人身,,脾气又暴,少典不大喜爱,就把他和女登母子俩养在姜水河畔,所以,炎帝长大后就以姜为姓,姓姜。/p>

  再说少典的次妃附宝,有一天到郊外游玩,忽遇暴雨,有大电光缠身,许久才离开,绕北斗而去。结果,附宝感而受孕,怀胎25个月,生下黄帝,起名叫云,黄帝长得“河目龙颜”,落地能语,性情和善,很受少典国君的喜爱,就带着他和附宝一同住在阴  水河边。附宝生就的美容丽质,非常动人,被人们呼为美姬。她常阴  水边洗衣淘菜,人们见多了,就把这段河叫成了姬水,黄帝长大以后,便也以姬为姓,名叫姬云。/p>

  哎——这少典可真是个悲催的领。两个儿子,没一个是自己亲生的。戴绿帽子也就罢了,居然还戴了俩。不过,这个故事不是真的,它有两点错误。第一,黄帝确实是少典和附宝的亲生儿子,而非神二代。第二,故事把与黄帝作战的最后一位炎帝和农皇的是事情混淆了。农皇,姓姜,有名烈山氏。因为农皇和本部落的人都善于用火,所以农皇又被尊称为炎帝。农皇是第一位炎帝。而故事中提到的炎帝,是最后一位炎帝。榆罔是与黄帝作战的炎帝,是农皇的后代,本来就应该姓姜。再者,有着牛头人身形象的是农皇,而不是他的后代榆罔。所以,大家一定要弄清楚,我们是炎黄子孙,炎,指的是炎帝农皇,而不是与黄帝作战的炎帝榆罔。那么,既然农皇不是少典的儿子,农皇的母亲自然也就不是女登了。农皇的身世不好确定,但是农皇的杰出贡献是确定的。/p>

  第一, 农皇制耒耜,种五谷,奠定了农工基础。耒耜的使用和种五谷,解决了民以食为天的大事,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展,为人类由原始游牧生活向农耕文明转化创造了条件。/p>

  第二, 第二农皇看到不同部落所拥有的东西不同,有的部落多的要扔掉的东西,确实其他部落很少有的东西。所以农皇立市廛(net),辟市场。据《周易?系辞下》载,神农"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神农明的以日中为市,以物易物的市场是中国货币,商业展的起源和基石。/p>

  第三, 治麻为布,民着衣裳。原始人本无衣裳,仅以树叶,兽皮遮身,农皇的妻子,赤水氏的女儿听訞创造了搓麻绳做衣服的方法,教百姓用麻桑为布帛后,人们才有了衣裳,这是人类由朦昧社会向文明社会迈出的重大一步。/p>

  第四, 作五弦琴,以乐百姓。据《世本?下篇》载,神农明了乐器,他削桐为琴,结丝为弦,这种琴后来叫神农琴。神农琴“长三尺六寸六分,上有五弦:曰、宫、商、角、徵、羽”。这种琴出的声音,能道天地之德,能表神农之和,能使人们娱乐。/p>

  第五, 削木为弓,以威天下。神农始创了弓箭,有效地防止了野兽的袭击,有力地打击了外来部落的侵犯,保卫了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劳动成果。/p>

  第六, 制作陶器,改善生活。在陶器明前,人们加工处理食物,只能用火烧烤,有了陶器,人们对食物可以进行蒸煮加工,还可以贮存物品,酿酒,消毒。陶器的使用,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条件,对人类的饮食卫生和医药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p>

  为了促使人们有规律地生活,按季节栽培农作物,炎帝农皇还立历日,立星辰,分昼夜,定日月,月为三十日,十一月为冬至。/p>

  农皇管理部落,治理天下也很有方法。他不望其报,不贪天下之财,而天下共富之。智贵于人,天下共尊之。他以德以义,不赏而民勤,不罚而邪正,不忿争而财足,无制令而民从,威厉而不杀,法省而不烦,人民无不敬戴。/p>

  农皇还是中国教育的始祖。他教民使用工具,教民播种五谷,教民医药,教民制陶、绘画,教民弓箭、猎兽、健身,教民制琴、教民音乐、舞蹈,还教民智德。可见,农皇时期,德、智、体、美得到了全面重视和展。/p>

  农皇对人类的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当然,农皇最为后人所熟知的故事是“神农尝百草”。另外还有一部医学著作,《神农百草经》。/p>

  /p>

  //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手机版阅读网址:


  (https://www.23hh.com/book/120/120352/6382505.html)


1秒记住爱尚小说网:www.23hh.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3h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