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贵圈经纪人 > 133.神曲之死

133.神曲之死


  “要说到神曲,其实最开始我也觉得特别的low,让刘萌走这条线路,有一点感觉是自己在砸自己招牌,本来我之前给刘萌的定位就是下一个梁静茹。现在的这个定位,相当于让梁静茹去唱《爱情买卖》。说实在的,我也于心不忍!可是现在的市场就这样,真正的好音乐做出来没有人听,反而是那些依靠抖音、快手等APP火起来的烂俗的歌曲,获得了大众的肯定。再看现在一些所谓的歌手出的歌曲,难听至极,功夫全花在编曲上面,很秀,很欧美范,以花里胡哨的‘时尚感’来迎合市场,而真正的好歌几乎消失殆尽。时间倒着看,还是两年前田馥甄的《小幸运》和林俊杰的《不为谁而作的歌》成为全民大热曲目,再然后就几乎断层了,偶然出了个毛不易,带来了一些好歌,陈粒贡献了几首好歌,此外,我还真不知道还有什么优秀的作品了。”我评论。

  “我觉得《说散就散》以及《体面》这些歌曲都挺不错的,很多电视剧电影的主题曲,例如《凉凉》等,都还不错。”风疾说了他的观点.

  不过风疾说完后,我们俩其实也都意识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好听的、动人的作品几乎消失殆尽了。搁千禧年那会儿,即便是提到相类似的问题,回答也一定是蔡依林的专辑不错,周杰伦的专辑不错,举的好听歌曲的例子一定是以“专辑”为整体概念的,大范围的。

  现在的歌手们,出个单曲粉丝就买账,一年发两三次 mini 专辑,把以前一张专辑的十首歌拆开了圈钱。但粉丝乐此不疲。

  我看啊,明星们也真是给惯的。

  风疾继续了一番说辞,我知道他的心里面还是有一些挣扎,他希望刘萌可以继续进行流行歌曲的演唱,而不是以神曲歌手的身份博出位。

  风疾有他自己的追求和坚持。

  “我明白你的意思。咱们做个对比,现在出一首流行好歌的速度多慢,而2005年前后,那时候是流行音乐发展的鼎盛时期,歌曲出现的频率高,质量上乘。所以啊,你会发现现在的流行歌曲市场真的是萧条了,能够火的,传唱度高的几乎都是网络神曲。”

  说这句话时,我瞄了风疾一眼,见他的神情有些萧索。

  还是那句话,我向来知道他的内心有他自己的追求和执着。

  在这个圈子里面,他算是抱着梦想而来的,想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十分的明白刘萌的发展,也是他自己事业的发展。

  因此,没有看到刘萌大红大紫,甚至现在听到我希望刘萌走唱神曲圈钱圈粉的路线,他心里多少是有一些不太情愿,不太开心的。

  我顺手在网上搜了搜“神曲”这个关键词,直接弹出了一个“广场舞大全”的网站,上面排到热门搜索榜单的依旧是几年前,筷子兄弟的《小苹果》,王蓉的《小鸡小鸡》,《伤不起》甚至零几年的《走天涯》《哑巴新娘》以及《山路十八弯》都赫然在列。

  看到这个名单,我心里也是咯噔一下。

  想走神曲这条路,看来也并没有预想中的那么容易。神曲市场也是竞争激烈的。

  仿佛短短两三年的光景,市场上就几乎没有神曲了。

  如真的要说到神曲,我能够想到的,便是演唱《伤不起》的王麟以及唱《小鸡小鸡》的王蓉,这两个大“王”!

  因为刘萌毕竟是要打算开始走神曲路线了,因此我去查阅了“前辈”们的资料,我这才发觉我真的是理解错误了,这些神曲天后们真的不是随随便便博出位的小散户,而是真正有着丰富音乐经历的人,只是迫于无奈,妥协于市场才走上了这条所谓的音乐“不归路”。

  首先要说王麟,她出道已经算有20年了,经历算是非常丰富的,在十岁的时候,进入了广州文工团,当过文艺兵。最开始是唱美声的,还组了一个组合,叫酷girls.

  这个组合做的最多的还是流行音乐,可是不久后便解散了,王麟没有放弃音乐梦想,她又一次组建了一个组合。新的组合想要模仿当时非常火爆的S.H.E。组合发行的专辑里面也有很多的流行歌曲,和当时港台的流行音乐相似。可纵使如此,她们的人气也是一直不愠不火,可以说是没赶上好时候吧,毕竟那个时候台湾歌曲太火了,没有人去关注内地音乐人的音乐作品。

  05年的时候,王麟入行已经七年了,当时,唱一首歌叫《QQ爱》,这首歌在网上非常的火爆,和当时的《老鼠爱大米》的火爆程度不相上下。

  我找了专门的老师咨询,仔细研究分析发现,这类歌曲传播速度比较快也是有原因的。它们的曲风明朗,曲调朗朗上口,歌词比较口水,适合大多数的人群,具有传播性!可是,歌曲火爆的同时,也会面临一个窘境,那就是歌比人红,大家会唱这首歌,但不一定记得住演唱歌曲的这个人。

  其实这个现象在演艺圈很常见。这与运气有关吧……

  在2008年之后,王麟做了一系列的与网络热搜词相关的歌曲,几乎出一个网络爆款的热搜词,她就会针对热搜出一首歌曲,艳/照/门事件之后,她根据阿娇的言论出了一首《很傻很天真》,随后“伤不起”三个字火了,她又出了《伤不起》这首歌。其实放在现在来说,跟写公众号的人蹭热点是一个道理。

  明星的坎坷与等待机会的煎熬,在每个时代都是一样的。

  风疾告诉我王麟现在在知乎上面比较火。

  我有些诧异,因为知乎毕竟是做知识问答的,不知道为什么王麟在那上面这么火。风疾把他的手机页面推给我看,十分钟之后我终于明白了原因。原来这些年王麟在知乎上面回答了很多问题,而且,以她自己的亲身经历为讲述点,在知乎上分享观点,因此获得了很多的网友们的好评。

  我征求了风疾的同意,在知乎页面上滑动,看到了王麟的一些回答。

  网络上有个问题是:现实可以多残酷?

  王麟回复:非常残酷,所以很多歌手都转行做网络神曲。

  这些有点类似于自黑性质的言论,反而为她招徕了不少的关注度,不过关注度也只是一时的,知乎上面的人群和她唱神曲所想要吸纳的人群不是一拨人,甚至,完全是相反的人,知乎的高格调,神曲市场针对的“低端用户”,两者几乎没有交集。因此,这些回答对她的歌曲事业也没有多大的助力和帮扶。

  除了查阅了王麟的相关信息,我觉得还有一个人更有参考价值,那就是王蓉。

  而对于王蓉,我就比较熟悉了,因为我曾经还买过她的专辑。

  那个时候好像是上高中,还是大学,我都已经忘记了,当时专辑的名字叫做《多爱》,专辑封面看上去像一个朴实的老妇人,跟她现在整容脸的形象相对比,实在是相去甚远。不过,王蓉之前也很大方的承认她自己是整容,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一点倒无可厚非,不过对于她音乐之路转型,我多少还是有一点难以接受。

  就像风疾无法接受刘萌音乐转型一样。

  转型之前,王蓉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歌曲,比方说我特别喜欢的《爱似神仙》《爸爸妈妈》等,我当时在读书的时候,身边的很多女孩子也都很喜欢她的歌曲,什么《水煮鱼》《哎呀》《我不是黄蓉》等等,传唱度非常的高,因为被港台市场的音乐夹击,宣传没跟上,人气跌落,不愠不火,她便也开始做神曲了。就像她接受采访的时候说的那样,不希望自己做出来的作品没人听,因此,即便是差评她也希望听到。

  这句话听上去有点刺耳,有点像一个人穷久了、穷疯了,变得见钱眼开的感觉。可是我知道,这并不是王蓉想要得到的真实评价。没有一个流行歌手,甚至特别是像王蓉这种本身非常有才华的歌手,希望得到的评价是负面的,是消极的。她们都希望自己的才华被看到,这一点是无可厚非,毋庸置疑的。

  “神曲只要做的好,就算入不了大众的法眼,成不了所谓的一线女明星、女歌手,但是收入还是很可观的,我告诉你个数据吧,2006年福布斯名人榜上,内地收入最高的男明星你猜是谁?”

  “成龙!”风疾几乎想都不想,就说道。但是一说完马上想到了成龙大哥来自于香港,立马摇头表示不知道,翻着白眼想了想,“2006年……”然后回答:“陈坤!”

  我笑了笑,摇摇头,告诉他是——庞龙!

  不要说风疾了,就是我当时查到数据的时候也是吓得一哆嗦。2006年,庞龙的收入是1800万,比范冰冰还高出100万,庞龙当时演唱的《两只蝴蝶》风靡全国,靠着彩铃的下载量“500万次”,一年给他的公司赚了2.4亿。

  “妈呀,《两只蝴蝶》当年多火呀!我的小侄儿都会唱!”

  我点点头,同时,我的惊讶更是溢于言表。当然,当年还有一个歌手叫做香香,我“小时候”知道她,是因为她演唱了杨臣刚的《老鼠爱大米》。不过现在看资料才知道,原来她才是老鼠爱大米的原唱。她当时的年收入比刘亦菲、黄晓明都高,甚至是2005年超级女声亚军周笔畅的收入的三倍。

  看到这些数据,我无疑是非常震惊的,但是那个时候神曲能够大火起来,还有一个因素,那就是移动彩铃的下载,这是那个时代所特有的,但是现在是智能手机时代,每个人听歌下歌都非常方便,因此时代的特殊性决定了那个时候歌曲风靡的程度以及赚钱的速度,现在,呵呵,真的是想都不敢想。

  但是无论“彩铃时代”造就的神曲多么的辉煌,还是近几年偶尔有一两首神曲在广场上横行,但是不得不承认,过去的两年里,神曲逐渐走向衰弱,甚至走向死亡。

  年,是彩铃的黄金十年,在那之后,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开始普及,人们可以在网上随意下载大量的音乐作为自己的铃声,因此彩铃时代彻底走向衰败。看以前的那些唱神曲的天王天后们,有的要么已经隐退了,明白自己继续唱首神曲也受不到多大的关注,干脆逃离了这个市场。有的开始着手转型,比如王蓉,她现在便开始唱游戏的定制主题曲,因为她本人比较有才华,因此包办了所有的词曲创作。

  总而言之,神曲这条路,真的不好走。

  想到前路漫漫,未来艰险,我一时之间有一点打消让刘萌走神曲这条路线的规划,可是说实在的,不走神曲怎么快速的让刘萌获取知名度呢,这点确实令我很头痛,虽然现在网络上也有很多的神曲,比方说之前很火的《感觉身体被掏空》以及《张士超,你到底把我家钥匙放在哪里了?》,引爆社交网络的大张伟的《人间精品起来嗨》等,借助网络,它们一时成为爆款,可是,网络时代,任何事物的更新换代的速度都太快了,今天的爆款,明天的垃圾,这是非常常见的一个现象。

  因此刘萌即便是一时爆红,也不知道,第三天、第五天之后还有没有人能记得她……

  其实我也很犹豫,要么就像田馥甄那样,踏踏实实做音乐,有一定的音乐累积,突然靠着《小幸运》《魔鬼中的天使》等等一两首歌曲的爆火,获得大众的认知度。这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即便是时代更迭,时光流逝,经典的曲目永远会被大众哼唱流传。

  我甚至开始觉得如果我一开始接的是拍网剧的小生小花的经纪人事物,现在会不会轻松点呢,因为音乐这条路真的不好走,现在很多的民谣歌手,所谓的新人们,借助网易云音乐,□□音乐,虾米音乐等平台发起众筹,能不能筹到资金,出专辑,遥遥未知。而能够出道的,例如明日之子的毛不易等等,在网络上筹备出他的专辑,预购才出来,歌还没发,购买率便非常的高。

  天差地别,这就是音乐这个市场。

  虽然有了以上的分析,但是我坐在座位上,闭上了眼睛,还是长长的呼出了一口气,我告诉自己,我有了走神曲路线的这样一个打算,不要轻易放弃,尝试过后如果没有成功,我心服口服。如果还没有尝试,我便在自己的心理层面上把自己打败了,那么我自己也会很不服气。

  于是在五天之后,刘萌推出了自己的神曲《毕业的少年》。

  我利用公司的资源,提交了详细的策划案给高层,得到了一笔预算,在抖音、快手等这些时下流行的平台上对这首歌曲进行推广。

  轰轰烈烈几轮下来,钱花了不少,但反响平平。【注释1】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事情是,陈诚回来了,还把福哥给打了。

  一时间公司里面更是闹腾得沸沸扬扬,大家这段日子过得不太好,神经紧绷着,刚好这身边人身边事的炸裂新闻可以来冲刷他们的神经,大家乐此不疲。大家之所以神经紧绷,是因为最近的娱乐圈颇为不太平,因为:崔永元的事件!

  崔永元一连鼓捣出了好几件大事,炮轰范冰冰天价片酬,签阴阳合同逃避税务局的征税,炮轰影视公司靠电影洗钱圈钱内幕……

  他的系列言辞让几乎所有的电影电视剧制作公司都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上,大部分娱乐公司对未来形势虎视眈眈,也因为这种虎视眈眈,造成了娱乐公司们不敢大手笔,大投入地宣传自己的电影,自己的音乐作品等等,以至于蜗牛的业务量骤减,一时间,所有部门都处在阴霾之中。

  业务做的不好,业绩差,大家的钱也发的少,平时少,年终的奖金也不会多,因此大家都不太开心。

  大家本是心绪不宁,可是突然间,公司内部就发生了围绕我而展开的系列事件,先是杨晓波和福哥打了一架,接下来又是陈诚和福哥打了一架,大家心里面的八卦神经瞬间被挑拨了起来,反而觉得这种身边真实发生的打打闹闹十分有趣。而我此刻仿佛化身美猴王,站在舞台的中心,供大家玩赏,我的一颦一笑,我的喜怒哀乐都成为了大家的谈资。

  那我就供大家赏玩吧,这么一想,我反而觉得没有那么难受。

  但,种种事端频发,我处于极度的焦虑之中,事业也是停滞不前,之前连累了杨晓波,现在陈诚也被卷了进来,我不知道前方的出路在哪里。

  本来应该是生气勃勃的季节,没想到我办公室里面的几盆花相继全都枯萎而死,我觉得这不是一个好的征兆,我跟后勤部门交代了一下,让他们换掉花,他们也迟迟放缓了动作,要是搁在以前,我一定会雷厉风行地处理这件事情,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我并未那么做。也许是因为这段时间太忙了,自己也因为这种忙碌,行动有些缓,有些呆滞,因此觉得别人的呆滞也是理所应当的。

  陈诚因为打人的事情去了看守所,处理的结果是拘留15天。

  我觉得无论是出于仁义道德,还是出于曾经的合作关系,我都应该去看望他,当然这只是明面上的。私心里来讲,这件事情还是因我而起,我觉得,我不能够做到置之不理,完全把自己当做没事人。

  不是没事人,那么就是当事人,因此我去拘留所看陈诚。

  进去之前还是有一点小紧张,毕竟要看到曾经的伙伴,好朋友,在我最危难的时候,是他伸出的援助之手。

  到了看守所。

  当我坐到他对面的时候,竟然有一点恍如隔世的感觉,仿佛和他发生的故事都在上辈子。也许在别人的眼中都觉得是我勾引的他,老牛吃嫩草,我在消费他的感情,可是在我心中,我却选择原谅自己这一段。第一,因为这一段是一个非常美好的记忆,在我的价值观体系里面,只要记忆是美好的,那么当时花费代价去完成它是值得的;第二,感情这个事情是控制不住的,虽然那个时候我并不喜欢他,可是我的内心一直有个声音告诉我,陈诚是值得依靠的人,无论是潜意识里还是生理反应上,都让我抓住这根救命稻草,我听从内心的安排。

  基于以上的两点,我选择原谅自己。

  我也不能不原谅自己,我最近太过于压抑,太过于陷在自己的情绪之中,无限的焦虑感。人事的复杂性,环境的波动,都让我感觉有点无法适从。杨晓波那件事就已经够烦我了,如果陈诚这件事情,我再对自己问罪,那么我觉得我马上就要得抑郁症。

  我们俩面对面的坐下来,陈诚咧着嘴微笑,牙齿竟然是耀眼的白,也许是皮肤晒得有点黝黑吧。

  “怎么突然间,这么一回来就送我这么大一礼物?”我尽量让语气显得轻松。

  “也不是说突然间回来,或者说我根本就没有离开北京,我找了份互联网公司猎头的工作。”

  我浅浅点点头。“你不说你在互联网猎头公司工作,我还以为你在户外工作,皮肤晒黑了不少,没有以前白了。”

  我仔细一看,似乎鼻梁还高了不少,一时间有些诧异。“你的鼻梁怎么……”

  “我去整容了。”

  听到陈诚的这个回答,我有些惊讶,当他回答了我这个问题的时候,一时之间又咧嘴笑,牙齿更白了,可是眼神深处不再是以前的单纯和稚嫩,反而融合了其他的东西,是经历了一些事情和变故之后的,留下来的沉稳和成熟。

  “这不是个玩笑吧?我怎么觉得它是真的呢?”

  陈诚点点头。

  这下轮到我感到非常诧异了。“好端端的,为什么要去整容?”

  “明白了自己的性/取向吧。”

  说完这句话,我也扑哧一口笑得出来,陈诚变得比以前更幽默了。

  这才短短几个月的时间而已。

  “那恭喜你找到了真正的自己!”

  我们举起自己面前的水杯,像敬酒那样碰了碰,我喜欢这样的感觉,像两个好朋友的重聚,于普通的一个周末,稀疏平常的见面一般。

  还记得上一次我和他碰杯时,我们俩喝的还是咖啡。现在回看,本是间隔不长的时间,却好像是上辈子的事情。这个圈子,时间过得总是很快。

  陈诚告诉我,他的整容是迫于无奈,之前他不小心摔断了鼻梁,最后在医生的建议下,放了几块耳朵里的软骨在鼻梁里面作为支撑,如此这般,鼻梁反而更立体,显得更成熟。

  在描述这一段话的时候,陈诚的情绪有一点点低落,细微的表情被我捕捉到了,我没有追问这件事情,因为我怕他告诉我,他摔断鼻梁的原因是为什么?我也怕他告诉我他想要变成熟的原因是什么?或者这样说吧,我也害怕在和他聊天的时候,聊得太过于深入,在这个不适合的场合里聊到了感情,或者他问到了关于我的是是非非,我会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

  以他和我现在的处境,他笑一笑,我笑一笑,这样就很好,过深的深入就不要再有了,毕竟我已经决定要嫁给杨晓波,他姓陈,也属于陈年往事。

  “你也不要太介意,我这次打了福哥也并不全是因为你!”

  陈诚突然转折来了这么一句话,仿佛在极力撇清什么关系一样,可是越是撇清,越是欲盖弥彰。我看破不说破,我也希望撇清关系比较好。

  我知道他“为了我”也好,“没有为了我”也好。反正这件事已经发生了,我也不愿意提起我们俩的感情相关,陈诚本人也不愿意追溯感情相关,那这样就挺好。

  我们聊得很开心,但是,很多话题都是浅尝辄止,我们都很有默契,都不愿意深入,突然内心有一个声音会问我,会遗憾吗?

  这个声音一响起来,我的嘴角就扬起一抹微笑。

  “你现在笑起来更好看了,可是,你现在笑起来,那里面也有很多的无奈。”陈诚冷不防的一句抒发,我有些局促。

  “是吗?那可能是工作压力太大了吧!”

  “如果你的压力实在太大,也可以跟着我来互联网行业工作,做新媒体,当然你在蜗牛的宣发部门待着,也相当于在运营新媒体,不过,现在随便到一个创业型的公司里面呆着,只要企业有一点点进步,便会有成倍的成就感,拿的钱也不会比你现在更少,其实你可以考虑一下。”

  我点点头,内心隐约有些惊讶,现在创业公司一开始就能拿到很多工资了吗?我不由得觉得很是不可思议,看来我的思想还是停留在了过去。

  陈诚这次回来会打福哥一顿,想来也是对我近况有所感关注,才会激发起他对福哥的愤怒。我本来想提醒他,请他之后不要再关注我了,去过他自己想过的生活,但是我又觉得没有必要去做“提醒”这件事情,他说想做就做,慢慢的,他也就麻木了,渐渐的也就放下了。心碎到终点会迎刃而解,悲伤到极限会不攻自破。

  之前确实是我不对,好像把他带入了感情的迷局里,现在也不是我一句话,就能让他跳出这个局。反正无论怎样,我马上要走入婚姻了。

  再聊了一会儿,我就打算离开,陈诚还想对我说什么,可是当他叫住了我,我转身后,我们俩就以一个奇怪的姿势互相看着彼此,十秒钟之后,他露出了微笑,一口大白牙,眼角眉梢有一点点细微的皱纹,然后他对我说再见。

  这个声音显得很悠远,仿佛不仅仅是从他嘴巴里面发出,而是从他灵魂深处发出的。最后一个尾音似乎还在我们彼此存在的这个空间里面,萦绕在横梁上面,久久没有散去。

  好像是在诀别。

  这应该是最好的结局了,可是人生的复杂性怎么可能如同小说影视剧一般,按了暂停键就一切完结,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走到看守所外面的时候,我竟然远远的就看到杨晓波的车停在那里,不由得在心里面咯噔了一下,果不其然,我靠近车,车窗摇下来,杨晓波坐在车内,微笑着看着我。

  我也尽量在脸上,摆出微笑和平静。

  “我这次来看他,是想把事情处理好,也想做个了断。”我先坦白,或者说这不叫坦白,我先说出来,我心里面也怕公司里面那些言语会影响到杨晓波的思维。

  如果我没看错的话,下一秒,杨晓波脸上的表情便变得极为不自然。在接下来令我震惊的是,他突然说:“难道公司里面那些传言是真的吗?我在高位的时候你跟着我,现在我落寞了,落魄了,就不想跟我了。”

  震惊二字无法完全形容此刻我内心的感受。

  这样的话完全不像是从杨晓波这么大气的人的嘴中说出来的,公司里面的传言我也听过,也差不多是他这样的一个意思。可是公司里面的流言蜚语我完全不在乎,我担心的是杨晓波听了那些话会不开心,我担心的是他受到这些影响,进而影响到我们俩的关系,可是我从来没有担心过他会和公司里面那些流言蜚语站在一边,可是此刻,从他的嘴里说出同样的话来,对我产生了这般的质疑,我感到惊悚。

  我麻木地开车门,上车。

  一时间我不知道该说什么,我们俩都目视前方,我也不敢再看他的表情,或者我也不想看他的表情,这一瞬间我有些生气,两边的建筑物疯狂的后退。我觉得我们两个的思维和思绪也在飞速往后退,不能像前方的公路一样,交流在一块,我觉得好遗憾。

  杨晓波见我没有说话,突然,我感觉我放在腿上的手背上一阵温暖,我知道是杨晓波覆盖上来了他的手,他掌心的温度传递到我的感觉神经上。

  下一秒,杨晓波温柔地说道:“你也不要太介意,我就随便那么一问,随便那么一说,你当我在开玩笑,我也是关心则乱。”

  我无言,关心则乱?

  再怎么乱,可刚才那句话,也印证了他内心的想法,不是吗?

  就像我说的,我从来不担心那些外界的流言蜚语会真正渗透到杨晓波的内心,而只担心那些流言蜚语会让他不开心,这份不开心会影响我和他的关系,可是没想到他现在居然不是受影响不开心这么简单,而是完全站在流言蜚语一边了……

  一时间我有些语塞,不知道该说什么,如鲠在喉,只能勉强的笑了笑,扭过头看他,他也刚好看着我,我立马把头转过来,我就觉得有一些悲伤的因子堵在喉咙里无法移动。

  【注释1】文章有借鉴小周f 文章《神曲之死》,发表于公号老道消息。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作者进行删除或者修改,在此再次感谢和感恩。


  (https://www.23hh.com/book/141/141179/7460712.html)


1秒记住爱尚小说网:www.23hh.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3hh.com